系統思考課程 SYSTEMS EDUCATION COURSE
第六課 美麗的杉林溪
2014-06-06
故事導言:

喜愛森林的佳佳發現五年前茂密的綠色森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小木屋民宿與人潮熱絡的森林遊樂區,面對這種情況,佳佳思考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儘管政府為了提倡觀光而開發森林,但我 們不也仍然持續地種樹嗎?而目前關於愛護地球的植樹活動也愈來愈多,為什麼森林還是消失得這麼快呢?」

設計理念:

延續課程「森林的啟示」,我們知道全世界的森林正快速地消失當中,雖然未來這個現象對於生活將會產生何種影響還無從得知,但是森林持續消失的趨勢是令人憂慮的。

   台灣南投縣著名的觀光景點-「杉林溪」,是全球森林過度開發的其中一個地區,也是與我們生活最接近的一座森林。當地居民除了原有種植經濟作物(茶)的維生方式外,亦依賴觀光收入以維持生計,再加上周休二日的生活形態,觀光旅遊風氣盛行,因此,以觀光名義所做的開發是受到鼓勵的。然而,無限制地開發自然資源以獲取經濟利益,難道真的沒有任何問題嗎?回想「森林的啟示」中,當人們對於森林的「砍伐數」日益超過「種植數」時,森林資源將愈來愈消耗,當大面積的森林逐漸消失,我們所面臨的就是現今地球所面對的「真實現象」,即森林資源耗竭。

    在「森林的啟示」課程中,樹木的成長是「今天種植,馬上就長成大樹」,因此課程中只要一種植樹,則馬上能夠進行砍伐,然而真實世界的「森林資源管理」是更形嚴苛的;主要的關鍵就在於樹木的成長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也就是「今天種植,要數年、數十年才能長成大樹」,從種植到長成大樹這樣的過程具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滯延」現象;在這段「時間滯延」期間裡,若人們因為經濟開發及個體慾望與須求而巨幅增加對森林的砍伐,則森林資源的消耗情形將更為嚴重。因此,喚起人們提早警覺到「森林資源耗竭」的嚴重性,並採取因應行動,實為目前環境保護十分重要的課題。

   課程中,學生跟著老師的指令經歷三段不同的種植與砍伐策略,並在課程中加入「模擬樹從種子到長成大樹須一段時間」的設計,利用表格與BOT圖等工具,探討森林資源管理所需考量的「時間滯延」議題,深入思考人們如何在「滿足生活所需」及「維護森林資源永續性」之間求取平衡,讓學生深刻了解到使用自然資源的同時,自然資源永續發展是重要而不可被忽略的。

         
給老師的話:

「時間滯延」的意思是我們採取的行動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能看見其影響力,這或許不是太難理解的概念,然而在多次的課程實施過程中,許多參與課程的學生對於「時間滯延」為活動帶來的影響,仍然驚訝不已,這份驚訝來自於原來我們將生活中那些長時間的演變濃縮成模擬活動時,對於 現況竟是如此束手無策,這也提醒著我們,面對人類濫用自然資源的問題,不再能只是關注眼前的利益,而是需要一併考量長期影響,提早覺察「時間滯延」的影響,才能使人類與地球皆能永續生存,而這份覺察確實是我們最應該陪伴孩子建立起的重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