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好文推薦 BEST BOOKS / ARTICLES
鮮活電子報第132期-管理專欄-看見變化的樣子
2014-06-09

最近惜福文教基金會出版一本教案書「看見變化的樣子」,嘗試結合系統思考與生命教育,帶領孩子探索各種生命議題,書中完整呈現教學歷程,以及系統思考工具如何實際運用於課堂,期望能夠透過此媒介與關心兒童教育的老師、家長溝通。筆者有幸能先睹為快,拜讀之餘,除了感佩該基金會能堅持理想,從民國85年就持續不斷致力於「兒童系統思考」理論與工具的研究與發展,更有感於他們視野與眼光的遠大,因為教育的效果通常是長遠卻緩慢的,必須耐心等待。在這個充斥短線操作、急功近利的政治與社會環境下,能夠持續進行,真的不容易。最大功臣除了基金會本身,背後那群默默耕耘的年輕人,更是那雙看不見的推手,他們不僅有熱情,更有堅定的信念來支撐他們的行動。

他們相信「系統思考」能擴展孩子時間、空間的思考能力,培養孩子們的整體觀,能引導孩子看見自己與所處世界微妙的互動關係,進而有能力、有自信,能快樂的迎向競爭多變的未來。所以,率先將「系統思考」的理論,導入國內兒童的教育,致力於研發適合台灣國小學生使用之系統思考課程。

當我們社會面臨一再尋找與一再失落「萬靈丹」之際,我樂見此書的出版,它注入一股清流,引領我們去思考更深的層面。我們心中的失樂園,究竟是何種境況?我們目前現況又是如何?

「願景」這個詞這幾年在國內非常流行,大家朗朗上口,似乎都明白它的意思,或說「有願就有力」,或說「有夢最美」,或說「描繪一幅美麗的遠景」,這些都正確,也都述說了對「願景」的憧憬與理解,但是要如何去達成,那就有更多的詮釋與完成的方式,相同的是,都是期待殊途同歸,完成「失樂園」的美夢。

我們的領導人很喜愛談願景,但是也愈來愈不敢去談它,因為「願景」變成一個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名詞。不過,如果一個國家、一個組織、一個家庭,甚至個人,沒有「願景」引領會變成如何?會生活的更好或更糟?還是沒有產生任何影響?這些問題,或許一時一刻都不容易有答案,有了答案也未必就是定論。 當「願景」無法如願達成之時,說法就更多了,或曰人謀不臧、或曰時過境遷、或曰「願景」應該與時俱進,反正終歸一句就是「願景」實在是不易達成,容易達成的就不稱之為「願景」。 但實情是如此嗎?「願景」來自於英文「VISION」,是看得見的景象,也是基督教聖經中所提到的「異象」,從基督徒的觀點來看「異象」是上帝的啟示,是不變的命定與應許,為何轉化為中文的「願景」,竟有如此大的差距? 不過,至少「願景」可以幫助我們「看見變化的樣子」。

談組織學習當今最知名的大師彼得.聖吉,在其最暢銷的「第五項修練」一書出版後,曾在一個非正式場合中透露,如果有機會能重新改寫「第五項修練」,他會將其中的「SHARE VISION」(共同願景)改為「SHARE VALUE」(共同價值),可見困擾的不是只有我們華人。但不管如何改變,我們都看到「SHARE」(分享)這個字,可見「分享」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保留。「分享」代表的不僅是尊重、給予,更是一種「愛」的付出,如果沒有愛人的心、不吝惜的給,就不會看到「分享」的成果。

回到本文一開頭,所提到惜福文教基金會出版「看見變化的樣子」這本書,它的意義不僅止於「分享」成果,更是一種精神的展現,一顆願意「給」的「赤子之心」,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一顆顆願意開放、願意等待變化的「心」,那是由充滿「好奇」,願意承諾與奉獻的「願景」所建構,藉由「系統思考」工具的學習,協助釐清複雜的事件,智慧的將危機轉為機會。我深深的相信,懷著這麼一種對未來的確信,我們所看見的未來,是值得期待的變化,是一種永不失落的祝福。

(中華民國組織學習協會理事)

美國推動系統教育相關介紹
影片摘要: 美國推動系統教育<..
親子衝突的複雜風暴
連載於2008/09/13工商..
誰來決定孩子該學什麼?
連載於2008/09/05工商..